行业资讯

    浅析CCD与CMOS技术

    时间 :[2016-09-14] 浏览次数 :685717 作者 :market01

        数码相机的发展真可谓一日千里 ,近来各种新的感光技术纷纷涌现 。很多数码相机生产厂商大肆宣扬自己的产品像素有多少多少高 ,画质怎么怎么好 。顾客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也比较困惑 ,心里没底。为了让大家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三种数码相机感光芯片--CCD 、CCD 、CMOS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,老哥俱乐部对这三种感光元件做了个总结 ,欢迎各位读者和老哥俱乐部进行探讨 。

      大部分数码相机使用的感光元件是CCD(ChagreCouledDevice) ,它的中文名字叫电荷耦合器 ,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材料 。他是由大量独立的光敏元件组成 ,这些光敏元件通常是按矩阵排列的 。光线透过镜头照射到CCD上 ,并被转换成电荷 ,每个元件上的电荷量取决于它所受到的光照强度 。当你按动快门 ,CCD将各个元件的信息传送到模/数转换器上 ,模拟电信号经过模/数转换器处理后变成数字信号 ,数字信号以一定格式压缩后存入缓存内 ,此时一张数码照片诞生了 。然后图像数据根据不同的需要以数字信号和视频信号的方式输出 。

     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CCD光敏元件 ,分别是线性CCD和矩阵性CCD 。线性CCD用于高分辨率的静态照相机 ,它每次只拍摄图象的一条线 ,这与平板扫描仪扫描照片的方法相同 。这种CCD精度高 ,速度慢,无法用来拍摄移动的物体 ,也无法使用闪光灯 。因此在很多场合不适用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 ,不在今天老哥俱乐部讨论的范围里 。另一种是矩阵式CCD ,它的每一个光敏元件代表图象中的一个像素 ,当快门打开时 ,整个图象一次同时曝光 。通常矩阵式CCD用来处理色彩的方法有两种 。一种是将彩色滤镜嵌在CCD矩阵中 ,相近的像素使用不同颜色的滤镜 。典型的有G-R-G-B和C-Y-G-M两种排列方式 。这两种排列方式成像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。在记录照片的过程中 ,相机内部的微处理器从每个像素获得信号 ,将相邻的四个点合成为一个像素点 。该方法允许瞬间曝光 ,微处理器能运算地非常快 。这就是大多数数码相机CCD的成像原理 。因为不是同点合成 ,其中包含着数学计算 ,因此这种CCD最大的缺陷是所产生的图象总是无法达到如刀刻般的锐利 。另一种处理方法是使用三棱镜 ,他将从镜头射入的光分成三束 ,每束光都由不同的内置光栅来过滤出某一种三原色 ,然后使用三块CCD分别感光 。这些图象再合成出一个高分辨率 、色彩精确的图象 。如300万像素的相机就是由三块300万像素的CCD来感光 。也就是可以做到同点合成 ,因此拍摄的照片清晰度相当高 。该方法的主要困难在于其中包含的数据太多 。在你照下一张照片前 ,必须将存储在相机的缓冲区内的数据清除并存盘 。因此这类相机对其他部件的要求非常高 ,其价格自然也非常昂贵 。

      CCD是由富士公司独家推出的 ,它并没有采用常规正方形二极管 ,而是使用了一种八边形的二极管 ,像素是以蜂窝状形式排列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 ,并且单位像素的面积要比传统的CCD大 。将像素旋转45度排列的结果是可以缩小对图像拍摄无用的多余空间 ,光线集中的效率比较高,效率增加之后使感光性 、信噪比和动态范围都有所提高 。富士公司宣称 ,CCD可以实现相当于ISO800的高感度 ,信噪比比以往增加30%左右 ,颜色的再现也大幅改善 ,电量消耗减少了许多 。富士公司宣称CCD可与多40%像素的传统CCD的分辨率相媲美 ,SUPRECCD打破了以往CCD有效像素小于总像素的金科玉律 ,可以在240万像素的CCD上输出430万像素的画面来 。因此 ,富士公司和他们的CCD一推出即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。在传统CCD上为了增加分辨率 ,大多数数码相机生产厂商对民用级产品采取的办法是不增大CCD尺寸 ,降低单位像素面积 ,增加像素密度 。老哥俱乐部知道单位像素的面积越小 ,其感光性能越低 ,信噪比越低 ,动态范围越窄 。因此这种方法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分辨率 。如果不增加CCD面积而一味地提高分辨率 ,只会引起图象质量的恶化 。但如果在增加CCD像素的同时想维持现有的图象质量 ,就必须在至少维持单位像素面积不减小的基础上增大CCD的总面积 。但目前更大尺寸CCD加工制造比较困难 ,成品率也比较低 ,因此成本也一直降不下来 。

      传统CCD中的每个像素由一个二极管 、控制信号路径和电量传输路径组成 。CCD采用蜂窝状的八边二极管 ,原有的控制信号路径被取消了 ,只需要一个方向的电量传输路径即可 ,感光二极管就有更多的空间 。CCD在排列结构上比普通CCD要紧密 ,此外像素的利用率较高 ,也就是说在同一尺寸下 ,CCD的感光二极管对光线的吸收程度也比较高 ,使感光度 、信噪比和动态范围都有所提高 。为什么CCD的输出像素会比有效像素高呢 ?老哥俱乐部知道CCD对绿色不很敏感 ,因此是以G-B-R-G来合成 。各个合成的像素点实际上有一部分真实像素点是共用 ,因此图象质量与理想状态有一定差距 ,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高端专业级数码相机使用3CCD分别感受RGB三色光的原因 。而CCD通过改变像素之间的排列关系 ,做到了R 、G 、B像素相当 ,在合成像素时也是以三个为一组 。因此传统CCD是四个合成一个像素点 ,其实只要三个就行了 ,浪费了一个 ,而CCD就发现了这一点 ,只用三个就能合成一个像素点 。也就是说 ,CCD每4个点合成一个像素 ,每个点计算4次 ;CCD每3个点合成一个像素 ,每个点也是计算4次 ,因此CCD像素的利用率较传统CCD高 ,生成的像素就多了 。这是要以事实来说话的 ,再有道理的理论没有事实基础还是一句空话 。经过老哥俱乐部反复对富士CCD的几款民用级数码相机试拍后发现 ,至少对民用级的CCD来说 ,在其最大分辨率的图象质量并没有人们想象地那么好 。除了色彩还原比较艳丽外 ,老哥俱乐部可以在蓝天和暗部细节发现有明显的噪音信号 ,成像清晰度一般 。这就说明240万像素的民用级CCD无法达到其标称的430万输出像素 。那么240万像素的CCD到底相当于多少像素的CCD呢 ?根据上一段的陈述 ,我认为CCD对像素的利用率比CCD高33% ,因此其输出像素也应该比CCD高33% 。富士FINEPIX4900的总像素为240万像素 ,根据我的估算 ,它的输出像素大概相当于320万(240×133%=320万) 。而4900标称的输出尺寸是430万像素 ,那么这110万像素是怎么多出来的呢 ?我想可能是使用了插值技术 。这就可能是为什么老哥俱乐部在以100%的尺寸看CCD拍摄的照片总不是很清楚的原因了 。如果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使用CCD的FINEPIX4900 、FINEPIX4700等相机就应该将其看作一部32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。

      老哥俱乐部对CMOS的认识是从去年佳能公司发布EOSD30的准专业级数码机身开始的 。当时许多业内人士都大吃一惊 ,对采用这种廉价的材料来做感光元件感到不可思议 ,认为CMOS的成像质量无法满足较高要求的专业用户的需要 。那用CMOS做的感光元件在成像质量上真的一无是处吗 ?还是让老哥俱乐部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CMOS吧 。CMOS即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,其在微处理器 、闪存和ASIC(特定用途集成电路)的半导体技术上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。CMOS和CCD一样都可用来感受光线变化的半导体 。CMOS主要是利用硅和锗这两种元素所做成的半导体 ,通过CMOS上带负电和带正电的晶体管来实现基本的功能的 。这两个互补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即可被处理芯片纪录和解读成影像 。?燙MOS针对CCD最主要的优势就是非常省电 。不像由二极管组成的CCD ,CMOS电路几乎没有静态电量消耗,只有在电路接通时才有电量的消耗 。这就使得CMOS的耗电量只有普通CCD的1/3左右 ,这有助于改善人们心目中数码相机是"电老虎"的不良印象 。老哥俱乐部知道在佳能EOS系列AF相机上 ,CMOS一直在测光对焦系统中使用 。佳能在这方面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经验 。发展到今日已经比较容易地以较低的成本制造较大大尺寸的CMOS感光芯片 ,并且CMOS可以将影像处理电路集成在芯片上 。CMOS主要问题是在处理快速变化的影像时 ,由于电流变化过于频繁而过热 。暗电流抑制得好就问题不大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 ,如果抑制得不好就十分容易出现杂点 。D30有专门的回路控制暗电流 ,在长于1秒的曝光时降噪系统会自动工作 ,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降低噪点的产生 。

      此外 ,CMOS与CCD的图像数据扫描方法有很大的差别 。举个例子 ,如果分辨率为300万像素 ,那么CCD传感器可连续扫描300万个电荷 ,扫描的方法非常简单 ,就好像把水桶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,并且只有在最后一个数据扫描完成之后才能将信号放大 。CMOS传感器的每个像素都有一个将电荷转化为电子信号的放大器 。因此 ,CMOS传感器可以在每个像素基础上进行信号放大 ,采用这种方法可节省任何无效的传输操作 ,所以只需少量能量消耗就可以进行快速数据扫描,同时噪音也有所降低 。这就是佳能的像素内电荷完全转送技术 。老哥俱乐部通过INTERNET查看了大量由CANONEOSD30所拍摄的照片 ,发现CMOS的成像效果一点也不比传统CCD差 。这种能耗低 、制造相对容易的感光芯片如果能在影像的锐利度 、动态范围等方面再做进一步的努力 ,相信CMOS是未来数码相机的发展方向 。
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-摘自中国视觉网



    • 客服1
    • 客服2
    • 华东办
    • 网站
      二维码